当前位置: 首页 > 学院新闻 >

刘贤副总编来我院开讲“中新社探索国际传播之路”

时间:2021-11-02 17:09:57 点击:

11月1日,中国新闻社重庆分社副总编、中国新闻奖获得者刘贤应邀来到川外,在歌乐楼B2-1阶梯教室开展了题为《“国际视角+中国立场”——浅谈中新社探索国际传播之路》的讲座。本次讲座为新闻传播学院“马克思主义新闻观的国际叙事系列讲座”的第三讲。林克勤教授主持讲座,我院本科生与研究生聆听了讲座。

 

讲座伊始,刘贤老师为同学们播放了中国新闻社宣传片,展现了中新社波澜壮阔的发展历史与对外传播实践历程。讲座中,刘老师主要按照中新社发展的时间顺序,结合大量案例讲述了中新社是如何探索国际传播之路的。

 

刘老师首先介绍了中新社建立的历史背景与创建过程,指出了中新社自诞生起就有别于新中国其他新闻机构的独特色彩,这就是它与生俱来的民间性、专业性和外向性,和它服务对象的特殊性(从最初服务海外华侨、服务海外华文报刊,到现在以海外华侨华人、港澳同胞、台湾同胞和与中国有关系的外国人为主要服务对象)。接下来,刘老师援引廖承志先生的讲话对中新社“爱国主义与国际主义紧密结合”的报道方针进行了重点阐释,并结合华侨国籍问题与撤侨行动两个案例帮助同学们进一步了解这个方针。

刘老师指出,在恢复建制拓展业务的历史阶段,中新社形成了中新社通稿风格,概括起来是五个字:实、宽、短、快、活,在当时已经受到了海内外欢迎。此后在改革开放浪潮中,中新社在各大报道领域与重大事件报道中,及时准确地反映中国的发展变化,全面树立中国形象。

 

在新世纪以来的中新社探索发展的板块中,刘老师重点介绍了中新社的一篇中国新闻奖获奖稿件,汶川大地震报道《那一夜,我们没有采访》(记者李安江、郭晋嘉、杜远)。在当年新闻界“5·12”报道中,这篇通讯较早提出了新闻人新闻道德和社会责任的问题,在关于大地震的新闻资讯中跳跃而出,成为亮点。美国世界日报在一个整版文章中,专门就此称赞中新社记者人道主义关怀,其中几乎完全引用这篇文章。刘老师认为,人道主义关怀是灾难新闻报道中非常重要的一点,也是提升国际传播接受度的重要方面,如果仅仅报道一些数字,看不到人性在里面,是不太为外界受众所接受的。

最后刘老师引用了中新社社长陈陆军的讲话来阐述了全球抗疫背景下中新社对中国叙事和国际传播的思考和探索。当今世界,百年未有之大变局与百年未有之大疫情相互交织且持续发酵,我们需要延展国际传播的广度深度,光有“陈情”是不够的,我们还要“说理”。为此,中新社于2021年伊始,推出大型学理型融合报道专栏《东西问》,林克勤教授也作为中新社在重庆采访的专家进入到这个栏目中。刘老师表示,希望从一些小的切入点去做一些学理性的传播,积极探索建立既体现中国立场观点和价值观念、又能为外国受众理解和接受的国际传播话语体系。

林克勤教授在总结时表示,刘贤副总编给我们做了一场非常详实的讲座,注重纵向爬梳和横向扩展的结合,从实践的角度出发来讲国际传播,给从事理论研究的人很多启示,业界和学界的互动是很有必要的。

最后的提问环节中同学们积极发言,刘老师结合自身中国新闻奖获奖稿件的写作经历对同学们的提问作出了回答,本次讲座在热烈的掌声中圆满结束。