当前位置: 首页 > 学院新闻 >

新闻系实践周:融通中创新,实践中成长

时间:2021-05-20 11:16:52 点击:

5月10日至5月14日,新闻传播学院迎来了2020-2021第二学期的实践周。新闻系围绕本次实践周“融通与创新”的主题组织了丰富多彩的各类活动,在思政与专业实践融通、跨学科跨专业融通、知识与实操融通、校内外实践融通、实训与赛事融通之中,同学们从实践中收获真知和成长,在实训中锻炼知识创新、思维创新和实务创新能力。

新闻策划-老年传播联合工作坊:思政融入课程,学术服务社会

一位老人和一位大学生之间可以碰撞出怎样的代际火花?可以在本次实践周新闻系和网新系共同组织的“新闻策划-老年传播联合工作坊”中找到答案。5月10日上午10点该工作坊在教学楼B报告厅举行了开营仪式。学院党总支书记倪颖军和工作坊指导老师杨清波副教授、王艳副教授莅临会场。两位指导老师们分别介绍了本次工作坊举办的目的及意义,并宣布了学校关于成立四川外国语大学“朝夕志愿协会”的决定。

据了解,该工作坊建立在此前已成功开展四期的川外新传“老年人智能手机培训班”的基础之上,是杨清波副教授主持的重庆市高校课程思政示范建设课程《新闻策划学》的实践延伸,也是王艳副教授主持的国家社科课题“老年流动人群的社交媒体使用及其社会交往重建研究”以学术服务社会的有益开拓。

开营仪式上倪颖军书记代表学院表达了对此次工作坊及成立“朝夕志愿协会”的支持和祝贺,她认为“社团的成立可以帮助学院真正实现全员育人,让学生们走到基层走入社区,在教育教学中融入思政内容”,并表达了对协会今后持续关注关爱社会中的技术弱势群体,用大学生的力量去帮助老年人更好地融入数字社会的期盼。

学院党总支书记倪颖军表达对工作坊和朝夕协会的期待

杨清波老师说明工作坊的实践内容和意义

王艳老师代为宣读学校批准成立四川外国语大学朝夕志愿协会的决定

工作坊开营仪式师生合影

5月11日上午9点,工作坊的实践活动正式展开,六十多名报名参加的志愿者们在大礼堂集合完毕后,由朝夕协会各部门负责同学分别带领至两个实践场地-文苑社区及川外老年大学,服务在现场早已等待同学们到来的五十余位老人们。为了让志愿者更好地有针对性地开展服务,活动开始前协会负责同学还提前给志愿者们做了一些简单的培训,如面对老人时应注意的礼貌问题、如何使用协会派发的智能手机培训手册等。

培训班采取的是一对一教学,为了老人们能够更方便掌握智能手机的使用方法,作为“小老师”的志愿者们按照培训手册上所记录的操作步骤,一步步地教授老人们使用智能手机的各项重要功能,如微信添加好友,给图片添加文字等。记者在现场注意到,为了防止遗忘,不少老人还仔细做着学习笔记,一笔一划地记录下手机操作要点。在教学中,老人们和志愿者们逐渐熟络起来,不仅会主动提出问题,询问志愿者手册培训内容之外的手机功能,还会热情地分享自己的人生故事和川外的历史发展。

活动结束后,趁着大家的热情未减,现场举行了一场简单又热烈的活动分享会。在分享会上,朝夕志愿协会首任会长汤健同学,首先邀请了在场的几位老人为志愿者们颁发本次工作坊的荣誉证书,同学们在听到自己名字后,一个接着一个地上台领取属于自己的证书,高兴地与老人们合影。记者注意到,其中一位颁奖的老人腿脚不方便,现场同学专门搬来了凳子便于老人坐下颁奖,但老人仍然坚持站着给志愿者们颁完了证书以表达对同学们的谢意。

分享会上一位黄奶奶表达了对于智能手机培训班的由衷感谢,她表示培训班的学习已经成为了她生活中的“必修课”,她谈到:“这次活动改变了以往的方式,进行了更加灵活的一对一教学,帮助我们更好地去理解所学内容,对本次活动表示赞赏”。

在上台发言的同学中,来自2019级的曾泓艺同学分享了她的想法,她说到,“我之前也有过一些类似的经历,在家中教过外婆英语,也教过她使用智能手机,但发现对于她们来说学习这些是很困难的,而且后辈们又没有太多时间去教,其实教会老人们其实并不一定是最后的目的,更重要的是这个过程,在这个过程中,我们去陪伴了老人,跟他们进行互动,给予了他们心理上的安慰。”在她发言结束后,现场响起了认同的掌声。

看到同学们的热情发言,杨清波老师也按捺不住上台分享了自己的感想,“举办这样一个活动是非常有意义的事情,老年人在这个飞速发展的时代,逐渐与社会脱节,我们应该给老人这个群体更多的关怀。”随后王艳老师上台做了总结:“与其说我是你们的指导老师,不如说你们才是我的指导老师,你们的热情和真诚还有鲜活的实践为我的研究提供了特别多的启发,用比较学术的话来说,这个活动所传达的就是一种代际学习的理念,同学们向老人们传递的不只是智能手机使用的技能,更是流动中的代际情感。”整场实践活动至此圆满结束。

活动结束后王艳老师向记者表示,在整个的活动过程中,她所感受到的是不仅仅是老人们在同学们的耐心教学下更方便地使用智能手机的喜悦,也有同学们从老人们那里收获人生阅历和知识的感动,这是一个相辅相成的过程。工作坊不仅切实增强了学生以知识服务社会的实践能力,也传递给了数字弱势群体更多的人文关怀,期待同学们在活动之外,在平时的日常生活中继续主动承担起在当今老龄化社会中进行“数字反哺”的时代任务和担当。

文苑社区活动现场

工作坊同学教老年人使用智能手机

川外老年大学:活动现场

(文字/摄影:《川外地平线》符美月、赖雨欣)

考研经验分享交流会:“经验为领,研路启航”

5月10日晚上19点,由学院组织、主办的“考研经验分享交流会”准时开始,5位今年成功考取硕士研究生的学长学姐向志在考研的同学们倾囊相授他们的考研、保研经验和感受,刘国强院长、郭赫男副院长出席活动,新闻系2018级同学全体参加。

保研南京大学的牟荟如学姐首先分享了自己保研的经历,在强调了参加夏令营的重要性后,她向同学们传授了通过合理安排时间进行专业课学习的经验。之后被中国传媒大学录取的黄芷凌学姐谈到了择校需要根据自己的兴趣爱好选择的体会,同时她也强调结合自身现实情况做出抉择的重要性。

在谈到备考时,考取暨南大学的朱威学长向同学们分享了自己报名的补习班和经常关注的公众号,他认为多读书丰富自身认知有利于通过更顺利地面试。通过考研调剂成功被西南大学录取的刘蓉学姐提出,在考研的过程中需要重视阅读及学习专业书籍,同时不能忽略英语和思想政治课程的学习。最后即将入读英国利兹大学的王雯慧学姐从出国留学的角度向同学们介绍了国外考研的基本情况,传分享了推荐信与个人履历表的撰写经验。

在之后的“你问我答”环节,两位学弟和牟荟如学姐探讨了如何深度阅读的话题。牟学姐以自身印象最深的书《全球通史》为例,分享了当阅读无从下手时需要逼自己动脑,通过动笔或是自己提问自己的方式进行思考的方法。

交流会的最后,刘国强院长和郭赫男副院长对活动进行了总结,并提出对同学们的期待。刘院长提出正确与失败的经验都需要汲取,只有找到正确的方法才能成功考研,他希望同学们将考研视作继续学习的机会,使得自己进一步强大,寻求更高的追求目标。而郭赫男副院长则给同学们详细分析了这几年考研的基本状况,介绍了目前研究生录取的严峻形势,他鼓励同学们在考研前积极参加卓越班的读书会活动,进一步拓宽知识面。

牟荟如同学介绍保研经验

刘国强院长讲话

(文字/摄影:《川外地平线》杜欣怡、李想)

外出观摩学习:走进工业博物馆,感受重庆文化底蕴

5月11日中午12:30,新闻传播学院2018、2019、2020级的共100名学生在川外停车场集合后出发,前往位于大渡口区的重庆工业博物馆参观学习,新闻系何渊老师与广电系戴明、罗昕、杨成杰老师共同带队。

据主办方介绍,重庆工业博物馆由主展馆、“钢魂”馆以及工业遗址公园等室内外公共空间工业展品装置式陈列共同构成,着力打造具有创新创意、互动体验、主题场景式的泛博物馆。工业博物馆内,随处可见的老旧的机械设备,重现了旧时代的图景,艺术家们凭着技法与灵感将破旧无用的工业部件重加拼凑、着色,组成了园内最靓丽的风景线“工业迷城”。

同学们聆听博物馆讲解员的介绍

同学们首先跟随讲解员走进了主展馆,展馆内展示了重庆工业120多年的发展历程,全面展现了重庆对外开埠后民族工业的振兴,以及重庆工业为中国抗战、国民经济恢复、重庆城市化进程、中国工业化进程做出的巨大贡献。之后,大家纷纷在各品类雕刻、机器设备前拍照留念,在一张张老照片前驻足观看,找寻历史的足迹。2020级新闻传播专业的张同学表示:“虽然我是土生土长的重庆人,没想到在现代化城市的背后,还有如此悠久的历史文化底蕴。”

重庆工业博物馆室外景观

从课堂到实践,从校内到校外,重庆工业博物馆的参观学习之旅为同学们展现了一幅丰富的历史画卷,同时也扩展了同学们的视野与知识。2019级的小龚同学说到:“这次经历让我认识到,在课堂之外还有更多的知识等待自己去探索。”

(文字/摄影:《川外地平线》陈茂曦、曹卓思)

看片会:赛博时代的遥想

5月11日上午10点,新闻传播学院实践周《媒介融合》课程看片会在阶梯教室B2-1如期举行,主题为“媒介融合与赛博格——26世纪的电子人”,由黄俊老师主讲,包括2018级新闻学专业在内的全院三个年级的同学共同聆听、参与了此次分享会。

此次看片会黄俊老师分享的是卡梅隆监制的经典影片《阿丽塔:战斗天使》。播放影片前,他讲述了传播媒介从18世纪到20世纪的发展历程,介绍了“赛博格(Cyborg)”的概念——穿戴外在装置或器械以扩大人类身体机能、超越肉身身体极限的人,也就是“电子人”。

黄俊老师以通俗的比喻进一步解释了这一新兴概念:“我们现在所持的手机,就是典型的赛博格的标志。它虽然没有植入我们的身体,但我们的日常生活已经离不开它。未来有一天它也许会被微型化成可以植入我们身体的芯片,到那时我们就是彻彻底底的Cyborg——‘电子人’。”

2019级新闻传播学专业的段舒译同学在观看完影片后表述:“阿丽塔(影片人物)本身即是技术逻辑和生物逻辑的结合体,她的经历完美体现了技术浸润人体的过程。她被植入电子器官后,她也相当于一种媒介,赛博人本身就是一种变相的媒介融合。”

黄俊老师主持看片会

(文字/摄影:《川外地平线》王子净、黄志豪)

论文写作系列讲座:写好论文,从阅读与培养学术审美开始

为提升同学们对学术研究的热情,增强对学位论文写作重要性的认识,5月12号上午、13号下午,两场论文写作讲座如期开展,廖梦夏老师和周旭老师分别结合自身的科研经验,为包括2018级新闻专业在内的高年级同学就如何开展学术研究和阅读、如何写好学学位论文释疑解惑。

廖梦夏老师采用提问加回答的方式,为同学们解答了论文写作中遇到的关于选题、材料处理、研究方法的疑惑,并希望同学们在今后的学习中不断培养学术审美。周旭老师则重点针对如何确定自己的论文选题以及一个好的选题应该具备的因素为同学们讲解。

在12号上午的两个小时里,同学们纷纷针对自己在实际论文写作中遇到的问题及困惑请教老师,廖老师也通过列举自身体会及身边事例向同学们传授经验。一个同学问到:“在材料众多的情况下怎么去选择材料呢?”廖老师将这个问题总结为“如何将研究问题与物料进行落地”。她以研究医患关系为例,引导同学们聚焦研究对象,从医生、患者、以及网友评论对医患关系的影响等这些角度出发,类比“碰瓷”事件,提出了关于此研究的不同思路,将大问题不断具象化。在讲解过程中廖老师不断发散思维,反复强调要提高学术审美,她提醒同学们:“真正的学术一定是用来交流,而不是用来自我封神的,就好像走进一家咖啡厅,你就能坐下来和里面的人谈话。我希望在以后的日子里这句话能成为一盏明灯,照亮你们某些黑暗的时刻。”

廖梦夏老师在讲座现场

13号下午,在周旭老师的讲座中,他建议同学们关注对论文写作结构的解剖,并对标题、论点、论据、论证、结论等都提出了需要注意的问题和细节。除此之外,周旭老师还将话题延伸到如何提升阅读能力上,从读书的选择到怎样去读书提出了详细的建议。他说到:“同学们要坚持阅读,才能在论文写作的时候有足够的文化积淀和自己独立的思考。

周旭老师在讲座现场

(文字/摄影:《川外地平线》曹卓思、何秋宇、《川外新传》江雪梅)

马克思主义新闻思想文献分享会:要敢于阅读,也要保持敬畏心

5月13日下午两点半,由新闻传播学院副院长、新闻系郭赫男教授、廖金英副教授和网新系邓昕老师共同组织的“马克思主义新闻思想文献分享会”在西区教学楼B2-2举行。此次分享会由2019级1-4班部分同学参加,师生之间展开了以马克思主义经典著述为主题的文献分享和深度讨论。

活动开始前,邓昕老师首先介绍了此次分享会创办的初衷,即阅读马克思主义的经典著述是大家学习好马克思主义新闻思想的重要路径。同时她还提醒同学们要抱着这样两种心态去读马克思主义经典著述:第一是不要妄自菲薄,要敢于去读,要敢于深入钻研;第二是要有敬畏心。

本次分享会主要阅读的文献有《共产党宣言》《追悼战士张思德同志》《白求恩大夫逝世》以及《我们对于新闻学的基本观点》。分享环节中,每个班分别派出了两个代表来分享他们所属小组的读书感悟。当谈到《我们对于新闻学的基本观点》这篇文献时,1班的李木子同学极力推荐同学们去阅读,并直言他将这篇文献看了八遍。2班的段舒译同学分享了自己对上述阅读文献的学习体会,其缜密的思维和严谨的逻辑让在场同学们听得十分投入。3班的陈相霖与4班的陈鑫同学则从不同角度解读了白求恩大夫的精神,陈相霖同学将该精神结合习近平总书记关于“人类命运共同体”的相关论述进行了分析,获得了老师的赞许;陈鑫同学则详细介绍了白求恩大夫的生平事迹,分享自己如何从其丰富的生活和工作细节中体会到白求恩大夫伟大的人格和崇高的精神。

邓昕老师表示同学们的分享超乎了她的想象,郭赫男老师也风趣地说到:“这超出了我预期。我回去之后看能不能给大家申请点经费,加个鸡腿。”郭赫男老师同时也提醒同学们在阅读文献时要注意抓住关键词,要围绕原典,本身立足,深入挖掘。他语重心长地说到:“同学们一定要多读书,不仅是要求你们,也要要求老师们。今天是一个很好的形式,也希望以后能够更深入。”

郭赫男教授点评同学们的文献分享

(文字/摄影:《川外地平线》谭燕清)

中华经典诵读大赛:诵读古今经典,彰显百年风华

5月14日上午8:30,为了弘扬中华优秀文化,培育爱国主义精神,新闻传播学院在培英楼放映厅举行了“中华经典诵讲大赛”,由播音与主持艺术专业王倪教授、雷涛老师和新闻系阮丽萍副教授共同担纲评委。此次比赛是第七届重庆市中华经典诵写讲大赛的院内初赛。

比赛现场

选手们在活动号召下充分展现了自身的出色实力,周旭柯同学的《将进酒》和选手王润的《岳阳楼记》以古诗为题材,以中华民族特有的形式道尽五千年历史的百转千回;王戈晖、黄伟良两位同学的《誓者》以对话式的剧本为内容,展现出在战争年代国人宁死不屈、忠贞不渝的爱国信念;孙靖涵同学和赵慧洁同学的《一封家书》通过诉说的方式,将生动的历史展现在大家眼前。值得注意的是,本次比赛中,非播音与主持艺术专业的同学亦有精彩表现,最终新闻传播学大类专业的沈晗同学的《祖国恋歌》以及安竞然同学的《启航》均凭借着精彩稳定的发挥荣获三等奖。

颁奖环节中评委之一王倪教授对参赛选手们表示了肯定,同时针对部分作品提出了改进的意见,希望同学们能够带着这次比赛的宝贵经历,继续砥砺前行,弘扬爱国爱党精神,歌颂中华传统文化

比赛评委王倪教授为获奖选手颁奖

(文字/摄影:《川外地平线》陈泠洁、孙婧涵、王钰欢)

实践周感受分享

2018级新闻学专业蒋思与:

“新闻策划-老年传播工作坊”是从去年实践周的新闻策划课衍生而来,今年已经做得更好更规范了。作为数字鸿沟下的我们,努力想要拉近与老人们的的代际距离。其实我也能真正感受到老人们永远不会老的学习的心,他们与我们在一起面对科技的阻碍。即使我们不认识也可能再也没有关联,但是我们在那个时间与空间进行着一种“相遇”的仪式,而这让我们更有信心与耐心去面对更多的未知。

2018级新闻学专业袁旭星:

这个实践周算是我们18级最后一个实践周,我选择了“新闻策划—老年传播联合工作坊”。我个人认为这次数字反哺活动是很有意义的,现在互联网技术应用越来越广泛,老年人无法融入数字化生活的问题越来越凸显,如何让老年人快速适应数字化生活是国家和社会亟待解决的问题。我之前一直以为是老年人不愿意去接触这些新事物,通过这次活动,我才知道事实并非如此,很多老年人心里是想学习使用手机的,可是没有人能教他们,他们怕会打扰到孩子的工作和生活,只能尽量维持现状。其实如果我们每个人都能把自己家的老人教会使用手机,加强这种代际互动,帮助他们去弥合数字鸿沟,社会上应该是不是也就不会有这么多老年人掉队了?这也算是我们作为年轻一代的责任吧。

2020级新闻传播学类邹璇:

这次的实践周,切身感悟就是太累太累了,以前坚持每天午睡的我在实践周连续打破惯例,而且中间遇到过大太阳,活动结束后出完汗一身狼狈,但是现在想来的话,身体劳累似乎已经离我远去,留下来的是这一周带给我的精神上的充实,完成很多任务的同时,也遇见了很多有趣的人:有做志愿者时唱两只老虎的辅导员,也有教学时活到老学到老的83岁高龄老奶奶,还有星期天晚上一群纪念毕业的学长学姐......实践的意义在于切身体会,而我也确实在这一周获得了很多难忘的体验,它们将会成为我人生中一段熠熠生光的经历。

(统稿、编辑:《川外地平线》张丁凡、冯子怡)