当前位置: 首页 > 研究生教育 > 培养工作 >

新闻与传播专业硕士培养方案(专业代码:055200)

时间:2015-10-09 16:54:00 点击:

一、培养目标及规格

(一)培养目标

本硕士专业学位点主要为有中国特色社会主义新闻传播事业培养德才兼备、具有国际化视野与现代传播理念、了解中国基本国情、熟悉传媒文化产业规律、掌握信息传播理论,精通融媒体传播技能与方法的复合型、应用型、高层次人才。毕业生可在各类媒体、企业从事信息传播、营销推广、公关传播及产业经营管理工作,也可在国家机关、文化团体、事业单位和教育科研等部门从事宣传、文化传播、管理和教学科研等工作。

(二)培养规格

1.掌握马克思主义基本原理与方法,具有良好的政治素养。

2.遵守法律,践行马克思主义新闻观与现代新闻传播职业理念,恪守职业道德,忠于职业理想,具有高度社会责任感和创新精神。

3.熟练掌握新闻传播基本原理,了解传媒文化产业发展规律,具备从事新闻传播职业所需要的专业素养、技能。

4.能够胜任信息时代新技术变革对新闻传播工作提出的新要求,具备全媒体传播的综合素质和能力。

5.掌握社会科学应用与研究基本方法,具有较强的社会问题与行业发展分析与研究能力。

6.外语能力强,熟悉国际传播与软实力建设规律,具备国际视野和国际传播能力。

7.具有健康的体魄和健全的心智。

二、总体介绍

新闻与传播专业硕士英文名称为“Master of Journalism and Communication”,简称:MJC,是相对于学术性学位(academic degree)而言的学位类型,其目的是培养具有扎实理论基础,并适应特定行业或职业实际工作需要的应用型高层次专门人才。专业学位与学术性学位处于同一层次,培养规格各有侧重,在培养目标上有明显差异。学术性学位按学科设立,其以学术研究为导向,偏重理论和研究,培养大学教师和科研机构的研究人员;而专业学位以专业实践为导向,重视实践和应用,培养在专业和专门技术上受到正规的、高水平训练的高层次人才。

三、研究方向及导师

根据传媒产业融合发展的现实,结合我校外语特色和优势,新闻与传播硕士专业学位整体培养国际化、复合型、应用型全媒体信息传播人才。同时根据学生自主选择,在国际新闻传播、影视传播、新媒体传播、传媒文化产业四个方向突出人才培养特色。 

序号

研究方向

主要研究内容

导师

1

国际新闻传播

在全媒体背景下,注重对国际新闻全媒体报道的研究和教学,突出国际传播理论与实务教学优势,培养全媒体对外传播研究和实务人才。

严功军教授

张春林教授

林克勤教授

皮传荣教授

刘国强教授

张幼斌教授

郭赫男教授

王金礼教授

陈佑荣副教授

廖金英副教授

辛文娟副教授

2

影视传播

在全媒体背景下,注重影视传播与新媒体的融合研究和教学,培养全媒体影视传播理论与实务人才。

3

数字传播

注重数字传播研究和实务教学,培养大数据时代的传播研究和实务人才。

4

传媒文化产业

在全媒体的背景下,结合传媒文化产业发展实际,注重传媒文化产业、广告、公共关系等领域的研究和教学,突出国际特色,培养传媒文化产业与中国文化海外传播人才。

 

四、颁发学位

学生完成课程学习及实践环节,取得规定学分,成绩合格,并通过论文或调研报告答辩者,经校学位评定委员会审核,授予文学硕士学位。 

  五、学习年限

本专业学位点基本学制2年,推行弹性学制,最长学习年限为4年,其中累计在校集中学习时间不得少于1年。

  六、课程学习及学分要求

课程实行学分制,要求学生修读总学分不少于36个学分,其中包括: 

学位基础课

3门课

6学分

专业必修课

5门课

10学分

专业选修课

7门课

14学分

实习与学术活动

4学分

创新活动

2学分

 

七、课程设置及学分

课程类别

 

 

课程名称

学分数

学时数

开课学期/周学时

任课

教师

备注

一学期

二学期

三学期

四学期

学位基础课

1

政治

2

 

2

外国语

4

专业必修课

1

新闻传播理论

2

36

2

陈佑荣

2

新闻传播实务

2

36

2

皮传荣/

刘国强

3

中外新闻传播史

2

36

2

廖金英

4

传媒产业发展研究

2

36

2

张春林

5

社会科学研究方法

2

36

2

辛文娟/刘昊/

邓昕

专业选修课 

1

国际新闻报道(双语)

2

36

2

万萍

2

国际传播

2

36

2

刘国强

3

跨文化传播

2

36

2

王金礼

4

影视传播实务

2

36

2

杨成杰

5

媒介融合

2

36

2

严功军

6

数字传播

2

36

2

刘昊

7

整合营销传播

2

36

2

黄蜜

8

名记者研究

2

36

2

王飞

9

媒介伦理与法规

2

36

2

廖金英

10

人际传播

2

36

2

邓昕

11

危机传播与舆论引导

2

36

2

邓昕

12

公关传播与实务

2

36

2

杨清波

                   

八、课程简介

课程名称

主要内容

新闻传播理论

Theories of  Communication and Journalism

 

本课程主要介绍传播理论、新闻理论、人类传播的历史及其影响、传播学的创立及发展、传播过程各环节的分析、新闻传播活动、新闻传播事业、新闻工作者、大众媒介与社会、政治传播、大众传媒受众心理等有关知识。使学生在学习后具有较强的理论素养,为业务学习打下良好的基础。

新闻传播实务

Practice of  Journalism and Communication

 

本课程主要讲授新闻采访、写作、编辑与评论的理论、方法和具体技巧,融理论性和实践性为一体,根据新闻业务最新动态,运用大量的案例分析和精选练习有针对性地加强学生新闻传播实务能力训练,提升新闻业务水平。

中外新闻传播史

History of  Chinese and Western Journalism and Communication

本课程主要讲授中外新闻事业发展的整体脉络,熟练掌握各个时期的主要新闻媒体及其他新闻机构、著名新闻工作者、重大新闻活动与新闻现象的历史概况,能对其进行客观、理性地分析与评价,并能从历史观照现实,运用历史经验解决现实新闻工作中的问题。探索新闻传播事业发展的普遍规律与特殊道路,并进而建立一个反观、思考、研讨中国当代新闻事业建设的外在参考系统,达成“古为今用、洋为中用”的学习目的。

传媒产业发展研究

Research on  the Development of Media Industry

本课程主要讲授中国传媒产业发展的历史、现状与特点,了解和掌握传媒产业发展的基本规律和基本方式及相关的知识和理论,深入认识传媒属性与传媒形态变化的互动关系,把握传媒经营管理理念和经营管理目标,了解传媒产业结构、运作机制和经营模式,认识传媒产业链的构成要素、成长机理与成长模式,把握传媒核心竞争力的培育方法与路径。

社会科学研究方法

Methodologies  in Social Research

本课程将从社会科学方法论入手,论述社会科学的对象、性质及在当代大科学体系中的地位等;重点分析社会科学研究程序与研究设计,并对社会科学研究的方法,如观测方法、定性方法、定量方法、信息方法、黑箱方法、系统方法、过程方法、评价方法、理解方法、预测方法等十几种具体方法进行详细地阐释,培养学生掌握与应用社会科学方法的能力。

国际新闻报道(双语)

International  News Reporting (Bilingual)

本课程将指导学生熟悉并掌握国际新闻报道的基本规律和特点,培养和提升学生进行国际新闻研究的兴趣和能力、对国际新闻再传播价值的判断力,树立学生对国际新闻中对外新闻政治性和国家性的正确认识。同时,本课程还将致力于培养学生英语新闻采写编评的能力。

国际传播

International Communication

 

 

本课程重在对以主权国家以及其他国际行为主体的国际传播进行研究,内容涉及对当前国际信息流动的最新趋势、国际媒体发展的最新动态,以及中国在国际上的传播现状与传播策略等方面的前沿性探讨,既拓展学生开阔的学科视野,又促使其深入思考传播与国家的互动关系,服务对外传播人才培养。

跨文化传播

Cross-cultural  Communication

本课程主要内容包括多元主义文化理论、文化人类学、全球化理论、跨文化交往的冲突与管理、跨文化传播研究方法等。目的是使学生掌握跨文化传播基本理论,初步形成跨文化传播研究与实务操作的能力,服务中国文化海外传播的人才培养。

影视传播实务

Practice of  Film and Television Communication

本课程要求在学习影视制作思维,影视制作技术,影视后期制作基本技巧和基本技术的基础上,从技术和艺术上掌握影视制作方法。是一门注重理论性,知识性,更强调实践性的应用型课程。要求学生在掌握了相关的理论知识以后,通过大量实践操作,培养实际动手能力,能进行各类影视作品的生产。

媒介融合

Study of Media  Convergence

本课程通过对媒介融合渊源的梳理、特征的概括以及理论的探求,对传媒业的发展趋势做出预测。从媒介融合的观念、技术形态的变迁,到媒介融合给传统传媒业及整个传媒产业带来的变革,再到随之而来的传媒规制与传媒伦理的变化,从宏观至微观对媒介融合进行系统研究和教学。帮助同学们理解在以数字化为基础的融合媒体环境中,媒介传播的发展逻辑与规律,指导全媒体时代的媒体从业。

数字传播

Digital Communication

本课程主要讲授网络传播技术与网络媒体、手机传播技术与手机媒体、数字新闻传播理论与实务等内容,主要培养学生数字媒体传播理论与实践应用的能力。

整合营销传播

Integrated  Marketing Communication

本课程主要讲授整合营销传播的有关理论、指导原则、特性、层次、方法,通过案例分析把广告、促销、公关、直销、CI、包装、新闻媒体等一切传播活动都涵盖到营销活动的范围之内,使企业能够将统一的传播资讯传达给消费者。

名记者研究

Study of  Famed Journalists

本课程主要讲授中外著名记者的新闻活动,理解中外著名记者的新闻思想、新闻观点及其新闻观点形成的历史背景。通过分析中外著名记者的新闻作品,把握其不同的内涵、风格以及特点。从中外著名记者的个案研究中,认识他们成功的新闻实践,认识他们在新闻事业发展历史上的地位以及所产生的影响。通过判定其个人价值,把握新闻记者成功的共性。

媒介伦理与法规

Media Ethics  and Regulations

本课程研究主要涉及新闻、公关、广告等媒介传播的材料采集、内容制作、产品发布等过程和社交媒介互动性传播的实践性规范、道德论证和法律监督,包括传播行为的独立性、新闻事实的证实、消息来源的保护、新闻当事人及相关方面的正当权利、利益的保护以及新闻传播的煽情性等问题,旨在培养学生在新闻传播实践中的道德判断、选择能力和法治意识。

人际传播

Interpersonal  Communication

本课程主要介绍传播与人际传播的关系、人际传播的特点与社会功能、人际传播基本理论与模式、人际传播的过程与传播心理、人际传播的语言与非语言传播、不同文化背景与特定场景下的人际传播、人际沟通技巧与社交礼仪、网络中的人际传播等相关知识。使学生在学习后具备较强的人际传播理论素养,提升人际沟通的实践能力。

危机传播与舆论引导

Crisis  Communication and Public Opinion Guidance

本课程结合以案例,介绍在公共危机事件的预警、发生、扩散的全过程中,政府、媒体如何开展有效的信息传播与管理、合理引导社会舆论,以使社会组织自身与相关公众之间形成双向的认知与沟通,使政府与公众、政府与媒体、媒体与公众之间的复杂关系得到调适,从而令社会危机事件向着良性状态发展。使学生在学习后,掌握危机事件的演变机制;了解政府、媒体等社会组织在开展危机公关和舆论引导方面的经验教训及策略;具备在面对突发事件时扮演好自身职业角色,实施正确信息传播行为的意识与能力。

公关传播与实务

Public  Relations Communication and Practice

本课程主要讲授公共关系的基本问题;社会关系和公共关系;公共关系的历史沿革;公共关系的主体;公共关系的功能;公共关系的组织机构;公共关系从业人员;公共关系的对象构成分析;公共关系的传播;公共关系的礼仪;公共关系策划等内容,正确认识公共关系学与市场经济的关系,与其它相关科学之间的关系,树立公共关系为市场经济服务、为社会发展服务的观念,掌握公共关系的基本技能。

 

九、 培养方式与方法

(一)本专业学位点人才培养采用课程学习、实践教学、行业培养、产学研项目合作、学位论文写作相结合的培养方式。

(二)人才培养中严格实行双导师制。每名学生均由一名校内学术型指导老师,一名校外具有丰富实践经验、综合业务素质高的实践指导教师共同指导,参与其学习的全过程,帮助学生选择并确定研究课题,制定学习和实践计划。

(三)组织从事不同媒体类型的实践教学师资团队和指导导师组,与导师共同培养学生,致力于培养行业急需的,具有多种媒体传播技能的全媒体人才。

(四)课程学习除课堂讲授外,广泛应用案例分析、专题讲座、模拟演练、现场实习、项目带动等多种形式的教学方式,密切联系我国新闻传播业和国际上同行业的实际问题,重视外语强化训练,打造国际化特色,强调基本理论及实际应用,注重对学生新闻与传播问题分析与解决能力的培养。

(五)实践教学主要培养学生各类媒体传播实务能力,涉及媒体传播技能的实践课程,主要在实验中心和行业进行,由学界和业界教师共同完成,培养学生采写、影像制作、新媒体内容制作与传播、危机管理、公关、人际交往、跨文化传播等综合业务素质。

(六)行业培养通过加强院校与传播实务单位合作,通过业界导师参与指导和较长时期的工作实践,进一步培养学生行业素养,检验硕士专业人才的实战能力。

(七)通过大量产学研项目合作和多种形式的学位论文写作,带动学生理论学习与应用结合,培养其分析问题、解决问题与从事具体媒体实践的能力,突出人才培养服务行业和社会的效果。

   

   十、考核方式

(一)课程考核:采用课程考试和课程考查两种形式。其中课程考试可采取命题考试和课程论文两种形式。

(二)必修课程原则上应进行考试,成绩按百分制评定,考试成绩达到70分者可获得学分;选修课程采取考试或考查的形式,成绩达到60分者可获得学分。 

(三)中期考核:研究生应在第一学年的期末参加中期考核;中期考核应对研究生学习做全面评估,包括思想品德、身心健康、学位课程学习情况、专业及方向书目阅读情况、论文开题计划、学术活动等。具体考核方式由新闻传播学院制定,上报研究生院备案。考核组成员由研究生导师组成。考核结果分“通过”、“暂缓通过”、“不通过”三种,“暂缓通过”者应进行补考,“不通过”者将终止学业,通过中期考核者方可进入学位论文撰写阶段。

(四)学术与实践活动考核:硕士研究生应参加科学实践活动,参与导师承担的科研项目或实践横向项目,以提高从事实际科研工作和业务实践的能力。研究生期间应至少参加1项产学研项目,参与制作新闻作品不少于15件,做行业研究报告讲座1次,参加各类学术活动和业界导师传媒工作坊不少于12次,并达到实践实习的具体学分要求。

   十一、学位论文

学生修满学分后方可进入撰写学位论文阶段。

(一)学位论文选题与开题

学位论文的选题应来源于新闻与传播行业重大现实问题,侧重新闻传播应用型研究或产业发展研究,注重从具体案例中提炼理论,考核分析与解决实际问题的能力。

专业硕士学位研究生论文写作时间应不少于半年,论文字数不得少于3万字。第三学期学生在导师指导下提出学位论文选题和撰写计划,并在导师组进行开题报告,经讨论认可后正式进入专题研究和论文撰写工作。

(二)学位论文形式

学位论文的形式分为研究性论文和专题调研报告两种。论文应符合学术规范和具体格式要求;专题调研报告必须在深入开展调查研究的基础上形成,具有重要的现实指导意义。学生选择专题调研报告代替毕业论文,须先提出申请并经导师组审核同意。

(三)学位论文指导

学位论文由双导师合作指导。论文应有一定的理论分析与调查论证,有创新性内容。论文必须在研究生院规定的日期以前全部完成,并打印成册,按研究生院规定的程序申请答辩。

 

十二、论文盲审及答辩

学位论文答辩前组织专家对论文进行评阅并给出等级,通过二位同行专家盲审。论文评阅人中应有一名外单位本专业(方向)的专家。有两名评阅人认定“不通过”的论文不得提交答辩。如一名评阅人认定“不通过”的论文送第三评阅人评阅,若第三评阅人认定“不通过”的论文不得提交答辩。

学位论文答辩成员一般由3-5人组成。硕士论文答辩结果分“通过”、“有条件通过”、“不通过”三种;“有条件通过”的论文必须在规定时间内完成修改,由答辩委员会提出具体修改意见,学位申请人修改后由教研室组织评阅,决定是否通过。论文不通过者,可以在规定的时间内向学校学位委员会申诉,由学位委员会给出最终结论。论文经答辩委员会通过的,上报校学位评定委员会,获得通过后授予硕士学位。

 

十三、主要阅读文献

1.约翰·弥尔顿:《论出版自由》,商务印书馆,1958年。

2.沃尔特·李普曼:《公众舆论》,上海人民出版社,2006年。

3.威尔伯·施拉姆等:《传媒的四种理论》,中国人民大学出版社,2008年。

4.斯蒂芬·李特约翰、凯伦·福斯:《人类传播理论》清华大学出版社,2009年。

5.利文斯通:《理解电视:受众解读的心理学》,新华出版社,2006年。

6.艾伦:《重组话语频道》(英文版),北京大学出版社,2007年。

7.拉扎斯菲尔德等:《人民的选择》,中国人民大学出版社,2012年。

8.约翰·汤林森:《文化帝国主义》,上海人民出版社,1999年。

9.丹尼斯·布里安:《普利策传》,曹珍芳译,中国财政经济出版社,2004年。

10.梵·迪克:《作为话语的新闻》,华夏出版社,2003年。

11.帕特森等:《媒介伦理学:问题与案例》,中国人民大学出版社,2006年。

12.唐·R.彭伯:《大众传媒法》(第13版),中国人民大学出版社,2005年。

13.克里斯蒂娜•德•斯特凡诺:《从不妥协:法拉奇传》,新星出版社,2014年。

14.麦克卢汉:《理解媒介:论人的延伸》译林出版社,2011年。

15.莫斯可:《传播政治经济学》,上海译文出版社,2013年。

16.阿特休尔,《权力的媒介》,华夏出版社,1989年。

17.德勒兹:《时间-影像》,湖南美术出版社,2004年。

18.曼纽尔·卡斯特:《网络社会的崛起》,社会科学文献出版社,2006年。

19.尼古拉·尼葛洛-庞蒂:《数字化生存》,海南出版社,1997年。

20.戈公振:《中国报学史》,生活·读书·新知三联书社,2011年。

21.方汉奇主编:《中国新闻事业通史》,中国人民大学出版社,1992年。

22.罗杰斯:《传播学史——一种传记式的方法》,上海译文出版社,2012年。

23.约翰·彼得斯:《交流的无奈——传播思想史》华夏出版社,2003年。

25.迈克尔·埃默里,《美国新闻史》,中国人民大学出版社,2009年。

26.哈尔伯斯坦:《无冕之王——美国四大新闻机构内幕》(上下册),新华出版社,1985年。

27.罗纳德·斯蒂尔:《李普曼传》,中信出版社,2008年。

28.丹尼斯·布里安:《普利策传》,中国财经出版社,2004年。

29.李金铨编:《文人论政:知识分子与报刊》,广西师范大学出版社,2008年。

30.斯蒂芬斯:《新闻与揭丑:美国黑幕揭发报道先驱林肯·斯蒂芬斯自述》,海南出版社,2000年。

31.迈克尔·舒德森:《发掘新闻:美国报业的社会史》,北京大学出版社,2009年。

32.盖伊·塔奇曼:《做新闻》,华夏出版社,2008年。 

33.威廉·布隆代尔:《<华尔街日报>是如何讲故事的》,华夏出版社,2006年。

34.杰克·海敦:《怎样当好新闻记者》,新华出版社,1980年。

35.康拉德·芬克:《冲击力:新闻评论写作教程》,新华出版社,2002年。

36.迈克尔·舒德森:《广告,艰难的说服》,华夏出版社,2003年。

37.哈里斯·华兹:《开拍啦:怎样制作电视节目》,中国广播电视出版社,2006年。

38.丹尼斯·麦奎尔:《受众分析》,中国人民大学出版社,2009年。

39.丹尼尔·戴扬、伊莱休·卡茨:《媒介事件》,北京广播学院出版社,2000年。

40.朱莉娅·伍德:《生活中的传播》,北京大学出版社,2009年。

41.柯惠新、祝建华等编:《传播统计学》,中国传媒大学出版社,2003年。

42.杰克·富勒:《信息时代的新闻价值观》,新华出版社,1999年。

43.约翰·巴特利:《搜(The.search)》,中信出版社,2006年。

44.查尔斯·巴布科克:《云革命》,东方出版社,2011年。

45.维克托·迈尔·舍恩伯格:《大数据时代》,浙江人民出版社,2013年。

46.本·麦兹里奇:《Facebook:关于性、金钱、天才和背叛》,中信出版社,2010年。

47.张志安:《报道如何深入》,广东南方日报出版社,2006年。

48.李金铨:《报人报国——中国新闻史的另一种读法》,香港中文大学出版社,2013年。

49.约瑟夫·克拉珀:《大众传播的效果》,中国传媒大学出版社,2016年。

50.克劳斯•布鲁恩•延森:《媒介融合:网络传播、大众传播和人际传播的三重维度》,复旦大学出版社,2012年。

51.亨利·詹金斯:《融合文化:新媒体和旧媒体的冲突地带》,商务印书馆,2012年。

52.文森特·莫斯可:《云端:动荡世界中的大数据》,中国人民大学出版社,2017年。

53.尼尔·波兹曼:《娱乐至死》,章艳译,广西文学出版社,2004年。

54.比尔·科瓦齐、汤姆·罗森斯蒂尔:《新闻的十大基本原则》,北京大学出版社,2011年。

55.约翰·伯格:《观看之道》,广西师范大学出版社,2007年。

56.哈林:《比较媒介体制:媒介与政治的三种模式》,中国人民大学出版社,2012年。

57.泽莱兹尼:《传播法判例:自由、限制与现代媒介》,北京大学出版社,2007年。

58.费斯克,哈特利:《解读电视》,远流出版社,1993年。

59.皮埃尔·布迪厄:《关于电视》,辽宁教育出版社,2002年。

60.克里斯蒂安·梅茨:《电影的意义》,江苏教育出版社,2005年。

61.克里斯蒂安·麦茨、德勒兹:《凝视的快感》,中国人民大学出版社,2005年。

62.古德温等:《电视的真相:电视文化批评入门》,中央编译出版社,2001年。

63.朱莉娅·伍德:《生活中的传播》,北京大学出版社,2009年。

64.安东尼·刘易斯:《<纽约时报>诉警察局长沙利文案》,北京大学出版社,2011年。

65.查尔斯·巴布科克:《云革命》,东方出版社,2011年。

66.安德鲁·查德威克:《互联网政治学:国家、公民与新传播技术》,华夏出版社,2010年。

67.艾尔巴兰:《传媒经济》,东北财经大学出版社,2016年。

68.霍尔特:《文化战略》,商务印书馆,2013年。

69.唐燕等:《文化、创意产业与城市更新》,清华大学出版社,2016年。

70.Nick Couldry,Media, Society, World: Social Theory and Digital Media Practice, Polity Press,2012.

71.ColinHoskins, Stuart McFadyen, Adam Finn, Media economics: applying economics to newand traditional media, Sage Publications,2004.

72.ValerieFeldmann, Leveraging Mobile Media:Cross-Media Strategy and Innovation Policyfor Mobile Media Communication, Springer Science &Business Media,2005.

73.Picard,Robert G. Media Economics: Concepts and Issues,Newbury Park, Calif.:SagePublication,1989.

74.John Avieson,Applied jourmalism in Australia, Deakin Universtity,1980.

75.DouglasKellner, Media culture: Cultural studies, identity and politics between themodern and the post-modern,Routledge, 2003.

76.Roger Wimmer&JosephDominick, Mass media research,Cengage learning, 2013.

77.HenryJenkins, Convergence culture: Where old and new media collide. NYU press, 2006.

78.Power,Dominic&AllenJ. Scott. Cultural industries and the production of culture,Routledge, 2004.

79.Clifford G.Christians&Mark Fackler&KimbRotzoll, Media ethics,New York, 1987.

80.BordwellDavid &Noël Carroll, Post-theory: reconstructing film studies, University of WisconsinPres, 2012.

81.GregMyers,Matters of Opinion:Taiking about Public Issues,Cambridge UniversityPress,2004.

82.CliffordG.Christians&P.Mark Fackler,Good News:Social Ethics and thePress,University of Oxford Press,1993.

83.NiklasLumann,The Reality of The Mass Media,University of Stanford Press,1996.

84.GlenCreeber& Royston Martin,Digital Cultures: Understanding NewMedia,England: McGraw-Hill,2009.

85.MichelCallon, Pierre Lascoumes, Yannick Barthe, Graham Burchell,Acting in an Uncertain World: An Essayon Technical Democracy,The MIT Press,2009.

86.DavidOswell,Culture and Society,SAGE Publications,2006.

87.HowardJ.Bluementhal & Oliver R. Goodenough, This Business of Television, animprint of Watson-Guptill Publications, 2006.

88.ZiziPapacharissi, A Private Sphere: Democracy in a Digital Age, Polity Press, 2010.

89.Tony Hey,Stewart Tansley,The Fourth Paradigm:Data Intensive Scientific Discovery,Microsoft, 2009.