当前位置: 首页 > 研究生教育 > 培养工作 >

文艺与传媒专业培养方案(专业代码:0501Z1)

时间:2015-06-04 17:37:00 点击:

  一、培养目标

文艺与传媒专业主要培养德、智、体、美全面发展,具有深厚文化底蕴、良好人文素质,适应二十一世纪经济社会和文化建设需要,外语水平高,掌握哲学、文学、社会学、文化学、新闻传播学等学科知识,精通人文社会科学学术研究方法,理论研究与应用能力相结合,能在政府部门、机关企事业单位、各级学校、新闻媒体从事科学研究、文化产业建设、信息收集与管理、公关宣传、媒体传播、传媒教育等工作的复合型、创新型高素质人才。具体要求如下:

1.正确理解并执行党和国家基本路线、方针、政策,遵纪守法,有为国家富强、民族振兴而奋斗的理想和为人民服务、勇于开拓、艰苦创业的事业心与责任感;有敬业精神,职业道德,团队合作精神,有健康的体魄和心智。

2.掌握新闻传播学、哲学、美学、文艺学、文化学、社会学、语言学等跨学科知识,具有深厚的人文修养和创新精神。

3.具有较强的外语应用能力,广泛阅读各类文献,熟悉学科前沿发展现状,了解专业学术研究方法,具备宽广的学术视野和较强的科研能力,能独立从事科学研究。

4.熟悉媒体、文化部门等企事业单位新闻传播和信息处理业务,广泛参与社会和专业实践,成为理论知识和业务应用能力相结合的通用高素质人才。

二、专业介绍

  文艺与传媒专业原为文艺学专业文化与传媒研究方向,2007年9月开始招生,2011年申请成为中国语言文学一级学科下独立的目录外二级学科硕士点,更名为文艺与传媒专业。

文艺与传媒专业是文化、文艺研究和新闻传播研究紧密结合的跨学科研究专业。在信息时代,传媒是文化艺术的载体,传播行为本身又是文化现象,是文化的重要组成部分。传媒直接或间接地介入文化艺术的传播、倡导、普及和推广,对于新的文艺现象产生和传播具有不可替代的重要作用。传媒与文艺在当代共生共荣的现象及其对社会和人类产生的深远影响,成为哲学、文化学、文艺美学、文艺批评、新闻传播学、社会学、伦理学等学科研究的热点,形成了“美学转向、媒介文化、消费文化、大众文化、跨文化传播、新闻哲学、媒介伦理、影视批评、文学传播”等重要研究方向。因此,文艺与传媒专业就是以文化学、哲学、社会学、文艺学、新闻传播学等学科理论为支撑,在一种特有的批判视野下,结合文艺与新闻传播发展与演变的具体实际,进行人文思考和策略探索的特色学科,并因其理论的反思性和实践的指导性而具有重要的现实意义。

三、研究方向及导师

序号

研究方向

主要研究内容

导师

1

媒介文化与批评

本方向致力于各类媒介文化的历史与现实、各类媒介文化的特征、各类媒介文化的转型、阶段性的媒介文化总体发展趋势研究;文化研究理论学派或学者的媒介理论梳理、文化研究理论与媒介分析结合、文化研究理论与媒介个案分析、媒介意义的生产、接受与文本研究;媒介文化的价值鉴定与现实意义阐释,媒介文化与社会、媒介文化与人的关系研究、媒介文化批判研究;大众文化与消费文化研究等。  

严功军教授

张春林教授

林克勤教授

皮传荣教授

刘国强教授

郭赫男教授

张幼斌教授

王金礼教授

2

跨文化传播

本方向致力于分属于不同文化范畴的人们在日常交往互动过程中彼此之间的沟通、不同文化的符号意义系统的差异和类同传播的可能性与可变性研究,以及上述两个层面形成的实际传播过程的矛盾、冲突和戏剧性的变化探索,由此研究文化的传播融合和变异的规律,包括大众传媒与跨文化传播的关系研究等。

3

国际新闻传播

本方向致力于外国新闻媒体传播史与传播规律、中西新闻传播比较、中国对外传播、国际传播、国际传播与国际关系、国际传播与国家形象、国际传播与软实力、国际传播与危机管理、国别传播、国际传播话语等方面的研究。

4

新媒体研究

本方向致力于新媒体技术与媒介形态演变、媒介融合、新媒体传播理论与业务、新媒体传播生态与人的社会化、新媒体传播与社会互动影响、新媒体社会治理、危机传播与舆情管理等方面的研究。

5

传媒及文化产业

本方向致力于中外报业、杂志、广播电视、网络、手机、出版等各类传媒产业发展规律、体制机制改革、经营管理、市场运作以及文化产业与国家软实力建设、中国文化海外传播等方面的研究。

四、颁发学位

文学硕士

五、学习年限

学习年限为三年,最长不超过五年。

六、课程学习以及学分要求

要求学生达到总学分36 学分,其中包括:

学位基础课

3门课

6学分

专业必修课

5门课

10学分

专业选修课

7门课

14学分

跨专业选修

1门课

2学分

社会实践与学术会议

社会实践与学术活动汇报

2学分

创新活动

2学分

总计

36学分

七、课程设置

课程类别

序                  

 

课程名称

学分数

学时数

开课学期/周学时

任课

教师

备注

一学期

二学期

三学期

四学期

五学期

六学期

学位基础课

1

中国特色社会主义理论与实践研究

3

72

2

2

钟谟智

 

王正宇

马克思主义与科学社会主义研究

2

外国语

3

72

2

2

专业必修课

1

西方文论与文化研究

2

36

2

蓝若宇

2

新闻理论研究

2

36

2

皮传荣

3

新闻实务研究

2

36

2

张春林

4

传播学专题研究

2

36

2

王金礼

5

媒介文化研究

2

36

2

严功军

专业选修课

1

社会科学研究方法

2

36

2

刘昊

2

跨文化传播研究

2

36

2

王金礼

3

国际传播研究

2

36

2

刘国强

4

新媒体研究

2

36

2

陈佑荣

5

文化产业研究

2

36

2

张春林

6

中西新闻比较研究

2

36

2

林克勤

7

国际新闻报道研究

2

36

2

万  萍

8

传播学经典原著选读

2

36

2

郭赫男

9

媒介伦理学

2

36

2

刘国强

10

媒介社会学

2

36

2

王金礼

11

影视理论与批评

2

36

2

陈佑荣

12

中外广告比较研究

2

36

2

张幼斌

13

马克思主义新闻原著选读

2

36

2

郭赫男

14

危机传播与舆论引导

2

36

2

邓昕

八、主要课程简介

课程名称

主要内容

西方文论与文化研究

(Western  Critical Theories and Cultural Studies)

本课程以西方相关文艺与文化理论的发展和演变为历史线索,结合20世纪六十年代以来英国伯明翰大学当代文化研究中心创立的文化研究范式与方法,以实践性、批判性、跨学科为其基本特征,借此帮助学生了解西方文艺理论与文化研究理论的经验和规律,并且更深入地把握西方文化的内在精神,为进一步的学术思考和研究建立必要的基础和参照。

新闻理论研究

(Journalism  Theories)

本课程主要讲授新闻学的基本理论,包括新闻传播、新闻本质、新闻价值、新闻事业、新闻接受、新闻自由、新闻道德等。既强调理论的系统性,使学生对新闻理论有一个系统了解;又重视理论的深度,让学生对新闻学的基本理论有更深入的了解和思考,并能运用新闻理论研究现实中的新闻现象、新闻问题。

新闻实务研究

(Applied  Journalism)

本课程围绕新闻业务流程中的高层次命题进行专题式研讨,使学生能够在本科期间学习新闻采写编评等操作性业务课程的基础上,能够思考新闻业务运筹层面的问题。本课程涉及的专题主要包括舆论监督研究、突发事件报道研究、媒介受众策略研究、媒介产品竞争研究、媒介策划研究、跨媒介运作研究、媒介产品增值研究、新闻把关策略研究、版面美学研究、媒介数据库营销、数字化与媒介发展等。

传播学专题研究

(Monographic  Study on Communication)

本课程主要是按专题进行讲解和讨论,课程内容体系分为五大板块:概述篇,要素篇,分类篇,效果篇,应用篇。通过学习,使学生能够客观地认识、分析和运用各种大众传播媒介推动人类社会的发展,能够运用传播学的基本理论解决信息传播中的实际问题,能够正确认识信息时代传媒格局的变化和国际化的传媒竞争的发展趋势,增强学生的媒介素养,有效地使用各种大众传播媒介促进社会发展。

媒介文化研究

(MediaCulture  Studies)

本课程以跨学科的视角,结合和运用西方传媒文化理论和实践,向学生讲授和分析当代中国传媒主要形态及其运作,增加学生的传媒知识和研究方法方面的素养,以当代中国传媒领域中的热点问题为核心,增加学生对传媒文化实践的问题意识,提升他们分析理解社会文化现象的能力以及人文社会科学的理论视野和创新思维的能力。

社会科学研究方法

Methodologies  in Social Research

本课程将从社会科学方法论入手,论述社会科学的对象、性质及在当代大科学体系中的地位等;重点分析社会科学研究程序与研究设计,并对社会科学研究的方法,如观测方法、定性方法、定量方法、信息方法、黑箱方法、系统方法、过程方法、评价方法、理解方法、预测方法等十几种具体方法进行详细地阐释,培养学生掌握与应用社会科学方法的能力。

跨文化传播研究

(Intercultural  Communication Studies)

本课程主要内容包括多元主义文化理论、文化人类学、全球化理论、跨文化交往的冲突与管理、跨文化传播研究方法等。目的是使学生掌握跨文化传播基本理论,初步形成跨文化传播研究的学术能力。

国际传播研究

(International  Communications Studies)

本课程重在对以主权国家以及其他国际行为主体的国际传播进行研究,内容涉及对当前国际信息流动的最新趋势、国际媒体发展的最新动态,以及中国在国际上的传播现状与传播策略等方面的前沿性探讨,既拓展学生开阔的学科视野,又促使其深入思考传播与国家的互动关系。

新媒体研究

(New Media  Research)

本课程着重培养学生学会运用新闻学、传播学、社会学、政治学、伦理学、法学、经济学等交叉学科知识,分析新媒体现象、新媒体发展中的新问题,理性客观看待和理解新媒体与中国社会的勾连。本课程的主要内容包括:新媒体的概念、特征、传播类型和社会功能;新媒体传播方式及其媒介形态演变,从历史角度探讨新媒介发展的文化动因和技术动因;探讨当前新媒体技术与传媒理论的相关问题,如深入研究网络互动中的需要与满足、媒体影响、议程设置以及网络互动中的传播效果;通过国内外新媒体事件经典案例深入探讨新媒体与技术、社会、政治、文化的勾连与互动。

文化产业研究

(Cultural Industries  Research)

本课程主要对文化产业的基本理论及实践问题进行研究,旨在引导学生对文化产业经营管理的相关问题进行深入思考。该课程涉及的主要专题有文化产业基本理论、中国文化产业政策分析、中国文化产业发展状况分析、中国文化产业发展的基本问题、报刊产业发展研究、影视产业发展研究、网络文化产业发展研究、动漫产业发展研究、广告产业发展研究、休闲文化产业发展研究、会展产业发展研究等。

中西新闻比较研究(ComparativeStudyofChineseandWesternNewsReporting )

 

本课程是在中国和西方框架下新闻理论和新闻实践的综合比较研究,考察中西文化交流的历史趋势对于全面了解比较新闻学具有直接的借鉴意义。本课程主要讲解比较新闻学的界定、依据和研究方法,比较新闻学的历史、现状和难题,比较新闻学与文化误读,比较新闻学的社会因素等内容。通过学习,以使学生对西方新闻价值,客观性、公正性、倾向性,新闻权力,媒介功能等理念有全新的认识。

国际新闻报道研究

(The Study of  International News Reporting)

本课程将指导学生熟悉并掌握国际新闻报道的基本规律和特点,培养和提升学生进行国际新闻研究的兴趣和能力、对国际新闻再传播价值的判断力,树立学生对国际新闻中对外新闻政治性和国家性的正确认识。同时,本课程还将致力于培养学生在英文环境下运用新闻学专业知识的创新精神与实践能力。

传播学经典原著选读

(A Selective Reading of  Classic Texts on Communication Study)

本课程主要介绍十余位西方传播学发展史上首屈一指的人物及其在传播思想史上产生过重大影响的文本,讲解以文本的出版时间为序,契合传播思想史上的内在逻辑,便于展现传播学发展的历程。本课程总的原则是尽可能涉及目前传播学研究的几个重要方面的代表性理论结果,这些成果虽然不能涵盖目前传播学研究的所有方面,但基本可以标出传播研究领域内的几个重要的支点。

媒介伦理学

(The Study of Media  Ethics)

本课程研究传播行为的应然,主要涉及新闻、公关、广告等媒介传播的材料采集、内容制作、产品发布等过程和社交媒介互动性传播的实践性规范及其道德论证,包括传播行为的独立性、新闻事实的证实、消息来源的保护、新闻当事人及相关方面的正当权利、利益的保护以及新闻传播的煽情性等问题,旨在培养学生在新闻传播实践中的道德判断和道德选择能力,并使其能够对新闻传播中的一般性伦理问题进行伦理批判和伦理论证。

媒介社会学

(Media Sociology Study)

 本课程是对新闻、新闻组织与新闻生产的社会学理解、分析与阐释,是在新闻与其所由形成的社会结构、社会运行机制的相互关系中研究新闻与新闻组织的性质、特征、运行方式与社会影响。教授内容由新闻认知社会学、新闻组织社会学与新闻政治经济学等组成。目的是使学生掌握新闻与新闻生产的规范性知识,接受规范的学术训练,初步形成知识生产的基本能力。

影视理论与批评

(Criticism and Theories  of Film Study)

本课程注重跨学科研究视野,综合观照叙事学、修辞学、心理学、文化学、政治经济学等相关学科理论与影视传媒文化实践的有效勾连,从而使学生全面把握相关影视理论流派谱系和批评方法脉络,进而增强其理论思辨能力和学术研究能力。本课程内容布局既涉及包括作者批评、类型批评等传统影视理论及其批评,更涉及包括影视叙事学、影视修辞学、意识形态研究、精神分析研究、女性主义研究与大众文化研究等现代影视理论及其批评。

中外广告比较研究

(The Comparative Study of  Chinese and Western Advertisements)

本课程从中外文化差异的视角,来探讨中国广告和外国广告的各自特色及内在联系。教授内容主要有:中外广告史对比研究;中外广告产业模式对比分析;中外广告作品比较研究;跨文化广告传播等。通过本课程的学习,让学生对中外广告产业有一个全面的认识,深刻理解广告的本质, 掌握中外广告具有共同规律的宝贵历史经验,从跨文化传播的角度认识和理解中外广告的各自特色和巨大差异。

马克思主义新闻原著选读

(A Selective Reading of  Classic Texts on Marxist Journalism)

本课程结合马克思主义经典作家的原著的解读,系统介绍和分析马克思主义新闻思想的历史地位、哲学基础、新闻观点及其新闻传播规范。通过学习,旨在是让学生掌握媒介化时代解读、分析新闻传播现象与社会问题的基本方法;初步确立马克思主义新闻观;掌握马克思主义新闻传播思想要点;掌握马克思主义新闻传播思想理论演进发展的路线图;培养大学生基本传媒素养等目标。

危机传播与舆论引导

Crisis  Communication and Public Opinion Guidance

本课程结合以案例,介绍在公共危机事件的预警、发生、扩散的全过程中,政府、媒体如何开展有效的信息传播与管理、合理引导社会舆论,以使社会组织自身与相关公众之间形成双向的认知与沟通,使政府与公众、政府与媒体、媒体与公众之间的复杂关系得到调适,从而令社会危机事件向着良性状态发展。使学生在学习后,掌握危机事件的演变机制;了解政府、媒体等社会组织在开展危机公关和舆论引导方面的经验教训及策略;具备在面对突发事件时扮演好自身职业角色,实施正确信息传播行为的意识与能力。

九、培养方式与方法

(一)采取课堂教学与导师指导相结合的方式进行。

(二)贯彻理论联系实际的原则,采取理论学习与科学实践相结合、讲授与讨论相结合以及统一要求与因材施教相结合的方法。

(三)培养环节主要包括课堂教学(2年)和学位论文撰写及指导(1年)。着重培养研究生独立分析与解决问题的能力;着重培养研究生的科研创新能力。

(四)鼓励研究生参加学校及国(境)内外的各种学术活动,参加由中外学者举办的各类学术讲座,关注本学科及相关学科的学术前沿。

(五)做好研究生的思想政治工作,研究生在校期间应当参加政治学习和时事教育,关心集体,提高综合素质。

 

  十、考核方式

(一)课程考核:采用课程考试和课程论文方式,按百分制评定成绩。

(二)必修课程原则上应进行考试或课程论文写作,成绩按百分制评定,考试成绩达到70分者可获得学分;选修课程采取考试或考查的形式,成绩达到60分者可获得学分。  

(三)中期考核:研究生应在第二学年的期末参加中期考核;中期考核应对研究生的学习做全面评估,包括思想品德、身心健康、学位课程学习情况、专业及方向书目阅读情况、论文开题计划、学术活动、语言能力(语音语调、口语表达)等。具体考核方式由各个教研室制定,上报研究生院备案。考核组成员由研究生导师组成。考核结果分“通过”、“暂缓通过”、“不通过”三种,“暂缓通过”者应进行补考,“不通过”者将终止学业,通过中期考核者方可进入学位论文撰写阶段。

(四)学术与实践活动考核:硕士研究生应参加科学实践活动,参与导师承担的科研项目研究或实践项目,以提高从事实际科研工作和教学实践的能力。在校期间原则上要求在公开发行的学术刊物上发表论文1篇;参加学术活动累计不得少于12次,其中参加本学科组织的学术讨论5次。同时,向研究生院递交本人学术活动汇报4篇。教学实践、业务实习、社会实践等由各教研室根据实际需要计算相应学分,一般为1-2学分。  

 

  十一、学位论文

研究生应在规定时间内完成论文的选题工作,提交学位论文计划,并作开题报告,经本专业方向专家集体讨论认可后正式撰写论文。研究生应按照论文撰写进度要求,完成各阶段撰写任务。

学位论文的撰写是全面训练和考验研究生科研能力和实践能力的重要环节,必须在导师的指导之下,由研究生本人独立完成。学位论文选题应属所在学科或交叉学科范围。学位论文的基本要求是:选题应有一定的创新性和科学意义或应用价值,并尽量贴近本专业的学科前沿,有利于研究生对所学的专业理论和实践知识的综合运用,有利于科研能力和实践能力的训练与提高。学位论文的文字和格式必须严格遵守相关的学术规范和写作规范。

学位论文原则上要求汉语撰写,正文篇幅要求3万字左右。

 

十二、论文盲审及答辩

学位论文答辩前,由研究生院聘请至少二位同行专家进行书面匿名评阅。论文评阅人中应有一名外单位本专业(方向)的专家。如有两名评阅人认定“不通过”的论文,不得提交答辩;如一名评阅人认定“不通过”的论文,应送第三评阅人进行评阅,若第三评阅人仍认定“不通过”的论文,不得提交答辩。

学位论文答辩委员会由三名同行专家组成(其中教授不得少于一人)。答辩结果分“通过”、“有条件通过”、“不通过”三种;“有条件通过”的学位论文由答辩委员会提出具体修改意见,研究生应在规定时间内完成修改并提交研究生院。研究生院组织教研室对修改稿进行评阅,决定其是否通过。学位论文答辩不通过者,可在规定时间内向学位委员会(研究生组)申诉,由学位委员会(研究生组)作出最终结论。

 

十三、主要阅读文献

(一)必读书目

1.陆扬、王毅:《文化研究导论》,复旦大学出版社,2006年。

2.威尔伯·施拉姆等:《传媒的四种理论》,中国人民大学出版社,2008年。

3.赛弗林·坦卡德等:《传播理论起源、方法与应用》,华夏出版社,2000年。

4.黄旦:《传者图像:新闻专业主义的消解与建构》,复旦大学出版社,2005年。

5.丹尼斯·麦奎尔:《大众传播模式论 》,上海译文出版社,2008年。

6.陈卫星:《传播的观念》,人民出版社,2004年。

7.爱德华·霍尔:《无声的语言》,北京大学出版社,2010年。

8.詹姆斯·凯瑞:《作为文化的传播》,华夏出版社,2005年。

9.新闻自由委员会:《一个自由而负责的新闻界》,中国人民大学出版社,2004年。

10.罗杰斯:《传播学史》,上海译文出版社,2012年。

11.李特约翰等:《人类传播理论》,清华大学出版社,2009年。

12.拉扎斯菲尔德等:《人民的选择》,中国人民大学出版社,2012年。

13.约翰·汤林森:《文化帝国主义》,上海人民出版社,1999年。

14.赖特·米尔斯:《社会学的想像力》,三联书店,2001年。

15.欧文·戈夫曼:《日常生活中的自我呈现》,北京大学出版社,2016年。

16.彼得·伯格、托马斯·卢克曼:《现实的社会构建》,北京大学出版社,2009年。

17.弥尔顿:《论出版自由》,商务印书馆,2010年。

18.约翰·密尔:《论自由》,商务印书馆,2015年。

19.洛克:《政府论》,商务印书馆,2011年。

20.麦克卢汉:《理解媒介:论人的延伸》,译林出版社,2011年。

21.文森特·莫斯可:《传播政治经济学》,上海译文出版社,2013年。

22.安德森:《想象的共同体》,上海人民出版社,2016年。

23.哈贝马斯:《公共领域的结构转型》,学林出版社,1999年。

24.马尔库塞:《单向度的人》,上海译文出版社,2016年。

25.梁漱溟:《东西文化及其哲学》,中华书局,2013年。

26.乌尔里希·贝克:《风险社会》,译林出版社,2004年。

27.萨义德:《东方学》,三联书店,1999年。

28.彼得斯:《对空言说》,上海译文出版社,2017年。

29.哈布瓦赫:《论集体记忆》,上海人民出版社,2002年。

30.勒庞:《乌合之众》,中央编译出版社,2014年。

31.马克斯·韦伯:《社会科学方法论》,中央编译出版社,2008年。

32.刘海龙:《大众传播理论:范式与流派》,中国人民大学出版社,2008年。

33.胡翼青:《传播学科的奠定:1922-1949》,中国大百科全书出版社,2012年。

34.布迪厄:《关于电视》,辽宁教育出版社,2002年。

35.约瑟夫·克拉珀:《大众传播的效果》,中国传媒大学出版社,2016年。

36.科瓦齐、罗森斯蒂尔:《新闻的十大基本原则》,北京大学出版社,2011年。

37.哈罗德·拉斯韦尔:《世界大战的宣传技巧》,中国人民大学出版社,2003年。

38.席勒:《传播理论史:回归劳动》,冯建三译,北京大学出版社,2012年。

39.麦格雷:《传播理论史:一种社会学的视角》,中国传媒大学,2009年。

40.伊尼斯:《传播的偏向》,中国人民大学出版社,2003年。

41.陈力丹:《舆论学:舆论导向研究》,上海交通大学出版社,2012年。

42.韦尔伯·施拉姆等:《美国传播研究的开端:亲身回忆》,中国传媒大学出版社,2016年。

43.梵·迪克:《作为话语的新闻》,华夏出版社,2003年。

44.费尔克拉夫:《话语与社会变迁》,华夏出版社,2004年。

45.延森:《媒介融合:网络传播、大众传播和人际传播的三重维度》,复旦大学出版社,2012年。

46.希尔斯:《论传统》,上海人民出版社,2014年。

47.艾尔巴兰:《传媒经济》,东北财经大学出版社,2016年。

48.霍尔特:《文化战略》,商务印书馆,2013年。

50.唐燕等:《文化、创意产业与城市更新》,清华大学出版社,2016年。

51.Robert S Fortner:《国际传播——全球都市的历史、冲突与控制》,华夏出版社,2000年。

52.李斯特等:《新媒体批判导论》,复旦大学出版社,2016年。

53.詹金斯:《融合文化:新媒体与旧媒体的冲突地带》,商务印书馆,2012年。

54.普罗瑟:《文化对话:跨文化传播导论》,北京大学出版社,2013年。

55.卡茨拉扎斯菲尔德 :《人际影响》,中国人民大学出版社,2016年。

56. 阿特休尔:《权力的媒介》,华夏出版社,1989年。

(二)推荐书目

1.章安祺:《西方文艺理论史精读文献》,中国人民大学出版,1995初版、2003修订版。

2.金元浦:《文化研究——理论与实践》,河南大学出版社,2004年。

3.鲍尔德温等:《文化研究导论》,高等教育出版社,2004年。

4.周宪:《视觉文化读本》,南京大学出版社,2013年。

5.胡泳:《众声喧哗》,广西师范大学出版社,2013年。

6.龙力莉:《突发公共事件中媒体运用和舆论应对案例与启示》,江苏人民出版社,2009

年。

7.范以锦:《南方报业战略》,南方日报出版社,2005年。

8.杨晓凌:《解码电视湘军》,中国传媒大学出版社,2009年。

9.单波:《跨文化传播的问题与可能性》,武汉大学出版社,2010年。

10.罗兰·巴尔特:《符号学原理》,中国人民大学出版社,2008年。

11.哈特:《批判传播学:美国的传播、历史和理论》,北京大学出版社,2008年。

12.陈龙:《媒介文化通论》,凤凰出版传媒集团,2011年。

13.秦志希等著:《媒介文化新视点》,武汉大学出版社,2010年。

14.宫承波:《新媒体概论》(第三版),中国广播电视出版社,2011年。

15.邱林川、陈韬文:《新媒体事件研究》,中国人民大学出版社,2011年。

16.安德鲁·查德威克:《互联网政治学》,华夏出版社,2010年。

17.莱文森:《新新媒介》,复旦大学出版社,2011年。

18.桑斯坦:《网络共和国:网络社会中的民主问题》,上海人民出版社,2003年。

19.曼纽尔·卡斯特:《信息时代三部曲》,社会科学文献出版社,2006年。

20.金元浦:《文化创意产业概论》,高等教育出版社,2010年。

21.严三九:《文化产业创意与策划》,复旦大学出版社,2008年。

22.胡惠林、单世联编:《文化产业研究读本》(两卷),上海人民出版社,2011年。

23.约翰·斯图尔特:《沟通之桥:人际传播经典读本》,北京大学出版社,2017年。

24.刘笑盈:《国际传播史》,中国传媒大学出版社,2011年。

25.戴锦华:《电影理论与批评》,北京大学出版社,2005年。

26.罗斯科:《制作新闻》,姜雪影译,远流出版公司,1994年。

27.舒德森:《新闻社会学》,华夏出版社,2010年。

28.塔奇曼:《做新闻》,麻争旗等译,华夏出版社,2008年。

29.甘斯:《什么在决定新闻》,北京大学出版社,2009年。

30.麦克马那斯:《市场新闻业:公民自行小心?》,新华出版社,2004年。

31.叶海亚•R•伽摩利珀:《全球传播》,清华大学出版社,2003年。

33.爱德华•赫尔曼、罗伯特•麦克切丝尼:《全球媒体——新资本主义的传教士》,天津人

民出版社,2001年。

34.达雅•屠苏:《国际传播:延续与变革》,新华出版社,2004年。

35.展江、彭桂兵:《媒体道德与伦理》,中国传媒大学出版社,2014年。

36.查尔斯·巴布科克:《云革命》,东方出版社,2011年

37.李良荣等:《当代西方新闻媒体》,复旦大学出版社,2010年。

38.特纳:《仪式过程:结构与反结构》,中国人民大学出版社,2006年。

39.庄孔韶:《人类学经典导读》,中国人民大学出版社,2008年。

40.斯丹迪奇:《从莎草纸到互联网》,中信出版集团,2015年。

41.库尔德里:《媒介仪式:一种批判的视角》,中国人民大学出版社,2016年。

42.萨默瓦、波特:《跨文化传播》,中国人民大学出版社,2010年。

43.切特罗姆:《传播媒介与美国人的思想》,中国广播电视出版社,1991年。

44.格尔茨:《文化的解释》,译林出版社,2014年。

45.莱考夫:《我们赖生存的隐喻》,浙江大学出版社,2015年。

46.福柯:《规训与惩罚》,三联书店,2013年。

47.鲍德里亚:《消费社会》,南京大学出版社,2014年。

48.约翰·费斯克:《解读大众文化》,南京大学出版社,2006年。

49.麦茨:《想象的能指:精神分析与电影》,中国广播电视出版社,2006年。

50.尼尔·波兹曼:《娱乐至死》,中信出版社,2015年。

51.尼尔·波兹曼:《童年的消逝》,广西师范大学出版社,2004年。

52.Amos Hatch:《如何做质的研究》,中国轻工业出版社,2007年。

53.哈耶克:《通往奴役之路》,中国社会科学出版社,2013年。

54.科瓦奇等:《真相》,中国人民大学出版社,2013年。

55.凯瑟琳·米勒:《组织传播》,华夏出版社,2000年。

56.周宪:《文化表征与文化研究》,上海人民出版社,2015年。

57.安德鲁·查德威克:《互联网政治学:国家、公民与新传播技术》,华夏出版社,2010年。

58.李金铨:《文人论政》、《报人报国》,香港中文大学出版社,2013年。

59.丹·席勒:《信息拜物教:批判与解构》,中国社会科学文献出版社,2008年。

60.利贝斯、卡次:《意义的输出:<达拉斯>的跨文化解读》,华夏出版社,2003年。

61.凯尔纳:《媒介文化》,商务印书馆,2004年。

62.巴特勒:《媒介社会学》,社会科学文献出版社,1989年。

63.克里斯蒂安·麦茨、德勒兹:《凝视的快感》,中国人民大学出版社,2005年。

64.伊丽莎白·诺尔-诺依曼:《沉默的螺旋:舆论——我们的社会皮肤》,北京大学出版社,2013年。

65.文森特·莫斯可:《云端:动荡世界中的大数据》,中国人民大学出版社,2017年。

66.詹姆斯·库兰古尔维奇:《大众媒介与社会》,华夏出版社,2006年。

67.罗伯特·帕克:《移民报刊及其控制》,中国人民大学出版社,2011年。

68.梅罗维茨:《消失的地域:电子媒介对社会行为的影响》,清华大学出版社,2002年。

69.托德·吉特林:《新左派运动的媒介镜像》,华夏出版社,2007年。

70.艾伦·贝尔、彼得·加勒特:《媒介话语的进路》,中国人民大学出版社,2016年。

71.巴雷特等:《媒介研究的进路:经典文献读本》,新华出版社,2004年。

72.卡尔·霍夫兰:《传播与劝服》,中国人民大学出版社,2015年。

73.哈林:《比较媒介体制:媒介与政治的三种模式》,中国人民大学出版社,2012年。

74.伊尼斯:《帝国与传播》,中国传媒大学出版社,2015年。

75.库恩:《科学革命的结构》,北京大学出版社,2016年。

76.马克.波斯特:《第二媒介时代》,南京大学出版社,2000年。

77.约翰·伯格:《观看之道》,戴行钺译,广西师范大学出版社,2007年。

78.塔尔德:《传播与社会影响》,中国人民大学出版社,2005年。

79.丹尼尔·戴扬、伊莱休·卡茨:《媒介事件》,北京广播学院出版社,2000年。

80.柯惠新、祝建华等编:《传播统计学》,中国传媒大学出版社,2003年。

81.克里斯托弗·辛普森:《胁迫之术:心理战与美国传播研究的兴起》,华东师范大学出版社,2017年。

82.Karun Shetty, New Media and society,Pacific Publication, 2011.

83.Lister, martin, Dovey Jon,etal. new media a critical introduction,routlege, 2009.

84.Henry Jenkins and David Thorburn,Democracy and New Media,The MIT Press, 2004.

85.Guobin Yang, The Power of the Internet in China :Citizen Activism Online, Columbia University Press, 2009.

86.Wendy Chun and Thomas Keenan. New Media, Old Media: A History and TheoryReader, Routledge, 2006.

87.Leeuwen, Theo van. Discourse and practice : new tools for critical discourse analysis. Oxford.2008.

88.Qing Cao:Discourse, Politics and Media in Contemporary China. John Benjamins Publishing Company,2014.

89.Goffman.Frame analysis,Northeastern University Press.1986.

90. Ingrid Volkmer.The Global Public Sphere: Public Communication in the Age of Reflective Interdependence.Policy Press.2014.

91. Pascal Boyer.Tradition as Truth and Communication.Cambridge University Press.1990.

92. L. J. Shrum, editor.The psychology of entertainment media: blurring the lines between entertainment and persuasion. Lawrence Erlbaum Associates, Inc..2004.

93. Piet Strydom. Discourse and Knowledge: The Making of Enlightenment Sociology. Liverpool University Press 2000.

94. Stephen M. Croucher and Daniel Cronn-Mills.Understanding Communication Research Methods.Routledge,2015.

95. Smith, Dennis.The Chicago School : a liberal critique of capitalism.. Macmillan Education.Ltd.1988.

96. Brian McNair, The Sociology of Journalism, London : Edward Arnold, 1998.

97. William B. Gudykunst & Young Yun Kim, Communicating with Stranger: An Approach to Intercultural Communication, Boston : McGraw-Hill, 1997.

98.Understanding Global News, Van Ginneken, J., Sage, 1998.

99. The Global Media: The New Missionaries of Corporate Capitalism,Edward S. Herman and Robert W. McChesney, Continuum, 2004.